*大面积的民企破产潮料不会出现
*政府应建立小微企业扶持机制
*可考虑财政补贴、大力发展担保机构等方式
尽管中国民营企业目前的生存环境令人堪忧,但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认为,民营经济仍处发展期,大面积的破产潮料难出现,但政府可考虑建立小微企业扶持机制以纾解困境。
刘迎秋周一接受路透电话专访时并建议,政府应加大发展小额信贷力度,通过财政补贴,大力发展担保机构等方式,并采取综合措施推进民企“36”条的实施。且紧缩政策也需调整,不应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。
“我不认为今年民营企业会出现破产潮,但它们的发展确实面临很多困难,”刘迎秋称,紧缩背景下,融资难会成为一个普遍现象。而目前民营企业的融资难,主要是结构性融资难,民企中的小型、微型企业融资难。
他指出,目前应加大发展小额信贷力度,以拓宽融资渠道,政府还可考虑创立小微企业扶持机制,给较有活力的创新类小微企业以财政补贴,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,产品技术更新与升级、实行企业重组等提供一定下调幅度的贷款贴息支持。
此外,还应着力发展面向小微企业的担保机构(公司),在注册和审批上可以考虑鼓励小型企业联合创办此类公司,降低准入门槛,以此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便利,沿此思路,还可考虑更多的便于小微企业融资的创新形式。
中国推出鼓励民间投资“新36条”已一年有余,但推进缓慢且落实被打折扣,让民间资本依然无“门”可入。加之“三荒两高一低”(用工荒、钱荒、电荒,高成本、高税负,低利润)的残酷现实,民营企业风雨飘摇的日子似乎比金融危机时代更加艰难。
不过尽管小微企业普遍存在抵押能力和资信水平低的问题,但中国的小微企业历来有从民间及亲情融资渠道,越发达的地区越突出,“这在中国是普遍现象。”刘迎秋称。
他并指出,由于各种原因出现部分企业破产是可能的,但形成破产潮并不那麽容易。
**应更重视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**
对于民营企业自身来说,中国长期维持的劳动者低工时代已经接近尾声,低成本时代已经基本结束,产业技术的变化,要求有更高的投入。
“这需要民企更重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,”刘迎秋称。
他还指出,民营企业在行业进入上要有所选择,“不是行行必须进,也不是哪个行业收益率高就进哪个行业,要结合本企业实际进行分析,要考虑有无能力和必要。”
他并表示,在打破国企垄断问题上,政府的作用很大,因此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,继续深化体制改革。
另外,中国央行自去年以来已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,今年前五个月均为每月上调0.5个百分点,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创纪录的21%,民间的借贷利率也水涨船高,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呼声愈加强烈。
刘迎秋认为,紧缩政策有必要调整,至少不应再度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。
“对此我不认可,不认为(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)对经济运行有很多好处。”刘迎秋称,此举并不能抑制通胀,反而会导致各类企业融资紧张,利率成本上升,导致金融运行效率降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