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”。为确保消费者能吃上放心的农产品,近年来,我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到重要高度,不断加力,种植业产品、畜产品、水产品统一抽检合格率进一步提高,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,实现了农产品供应充足、品种丰富、安全可靠的目标。
为让消费者吃得放心、吃得安全、吃得满意,“十二五”开局之年,我省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程为载体,打响了“餐桌保卫战”。力争到“十二五”末,全省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平均合格率达到99%以上。
●严肃依法进行监管
近年来,我省共制(修)订农业地方标准313项、地方农业生产技术规范586项。到“十二五”末,全省农业地方标准将达460项,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有标可依。
打好“餐桌保卫战”,必须提升依法履责能力,采访中,我们听到了方方面面的忧虑。消费者说,如果执法不严,监管和查处就会走过场,解决问题就会手软,其结果必然是问题农产品畅行无阻。企业界人士说,对违法生产、销售和使用违禁物质行为的企业,执法要一把尺子量长短,切不可尺有长短。
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在打好餐桌保卫战中,各级有关部门将坚决执行食品安全法,重拳出击,加大农产品安全重点整治力度,“不留死角,横向到边,纵向到底”;对违法行为,要依法从严、从快予以严厉打击,对违法行为给予最大震慑,使其不敢以身试法。
●建立政绩考核体系
业内人士指出,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,让官员的“乌纱帽”与消费者餐桌挂钩,是打好“餐桌保卫战”的重中之重。
让官员的“乌纱帽”与消费者餐桌挂钩,就要推行县(区)长负责制,通过政绩考核保障农产品安全实现初衷。各级地方政府要制定详细的量化细则,构建周密明晰的权责制度,避免只纳入、不考核,或者只考核、不问责的尴尬。此外,各级政府还要出台新举措以加强农产品安全。从今年起,南昌市为从源头上保障“菜篮子”安全可靠,对每个蔬菜基地均建立了包括土质特性、水质标准、蔬菜种子、栽培技术、运输条件等在内的档案和台账,便于监督管理。今年以来,全市未发生食物中毒事故,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。
专家建言,落实政府监管职责,有许多工作要做,如各级地方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,加紧实施市场准入制度,加大投入力度,为监管部门配备设备等。
●完善标准化生产链条
近年来,我省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,积极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,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农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。截至去年底,全省共有“三品一标”产品2054个,其中无公害农产品892个、绿色食品686个、有机食品476个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29个(还有10个产品已公示)。到“十二五”末,全省将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500个、绿色(有机)食品750个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50个,力争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平均合格率达99%以上。
专家指出,围绕实现这一目标,各地要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,力争全省规范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达100个,每年由示范区生产的优质安全农产品总货值突破100亿元,其中出口农产品总货值突破10亿美元,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0%以上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全省应基本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,市、县两级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门机构,各乡(镇)都要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,各村都要有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,主要农产品生产企业都要有内检员。据了解,我省将高标准建成3个部省级农产品质检中心、11个设区市农产品质检中心、91个县级农产品质检站。
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谈到,各地农业系统须着力完善农产品的标准体系,加强农产品生产源头管理,加强产地检测,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控制,把好产地准出关口,并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,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。狠抓“种养、加工、流通、消费”四个关键环节,切实加强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工作,不断提高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。